9月19日,由中鐵十四局參建的山東文登抽水蓄能電站最后一臺機組——6號機組正式投入商業(yè)運營,標志著山東省內裝機規(guī)模最大、膠東地區(qū)首座抽水蓄能電站全面投產發(fā)電,將有力保障山東電網安全穩(wěn)定運行、有效促進節(jié)能減排、助力“雙碳”目標實現(xiàn)。
文登抽水蓄能電站廠房6臺發(fā)電機組(劉凌熠 攝)
山東文登抽水蓄能電站位于威海市文登區(qū)境內,是山東省“十三五”規(guī)劃和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,總裝機容量180萬千瓦,安裝6臺混流可逆式抽水蓄能機組,設計年發(fā)電量27億千瓦時,可供106萬戶家庭用一年。全部投產后,預計每年可節(jié)約標煤13.23萬噸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1.12萬噸。
中鐵十四局主要承擔全部6臺機組輸水發(fā)電系統(tǒng)——包含引水、廠房、尾水系統(tǒng)3條輸水管道的土建及金屬結構安裝工程施工任務,承建工程總體布置緊湊,結構形式復雜多變,精度要求以及安全風險高,施工難度大。
地下廠房工程是文登抽水蓄能電站的核心控制工程,長214.5米、寬26.5米、高53.5米,相當于近20層樓的高度,為特大型斷面洞室,具有“高邊墻,大跨度”的施工特點,安全風險高,為便于施工,分7層進行開挖。
電站廠房施工圖(張菲菲 攝)
在開挖過程中,為確保廠房洞室“一次成型”,最大限度減少爆破對周邊巖石的損傷,該項目部不斷優(yōu)化開挖工藝,采用光面爆破、預裂爆破進行洞室開挖;并首次創(chuàng)新引用無爆破切割技術,降低施工作業(yè)安全風險,提高廠房高邊墻開挖質量和穩(wěn)定性。
廠房第7層開挖完成后面臨巖石易崩落滑塌的情況,項目部采用結構預裂先行的方式,有效克服了爆破開挖施工過程中的巖石應力釋放問題,提高了開挖施工質量。
該電站洞室隧洞需要經過7處轉彎,穿越8條斷層,線路十分復雜。為此,項目部引進全球首臺緊湊型、超小轉彎半徑硬巖TBM“文登號”進行隧道開挖,填補了行業(yè)空白,創(chuàng)造了國內抽水蓄能電站建設的多項記錄,對智能化施工具有里程碑意義。
引水系統(tǒng)施工中,整個水道系統(tǒng)地質結構復雜,連續(xù)穿越較大斷層,對固結灌漿及斷層開挖支護技術要求高。其中引水線上下兩條斜井坡度更是達到55度,施工傾角陡、斷面大、精度要求高、技術復雜、施工難度大、安全風險高。為此,該項目部在斜井施工中采用“反井鉆+定向鉆”施工工藝,解決了因磁場等因素造成的偏差,提高了開挖施工安全,降低了勞動強度。
山東文登抽水蓄能電站下水庫(張菲菲 攝)
施工中,該項目部積極總結工作經驗,申報科學技術成果,先后申報《一種考慮時間效應的TBM隧道初期支護受力計算方法》等專利授權14項、《大型洞室爆切結合施工工法》省部級工法3項,發(fā)表《長斜井反井鉆機導孔施工精度控制措施》等論文15篇,為同類型施工提供了經驗遵循,成為企業(yè)抽水蓄能電站板塊一張閃亮名片。
2023年6月,中鐵十四局施工任務全部完成,順利通過全部機組、全部輸水管道充排水試驗,為電站全部6臺機組成功運行并網發(fā)電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據(jù)了解,山東文登抽水蓄能電站以兩回500千伏線路接入山東電網,擔負全省電網調峰、調頻、填谷、調相、負荷備用與緊急事故備用等任務,發(fā)揮新型電力系統(tǒng)的“穩(wěn)定器”“調節(jié)器”“平衡器”作用,成為新型能源就地消納的“蓄能池”,進一步促進當?shù)亟洕l(fā)展、助力實現(xiàn)“雙碳”目標,對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(tǒng)建設具有重要意義。
【編輯:金雨】
相關新聞